湛若水是明代心学开创者陈献章的弟子和衣钵传人,与王阳明同时,黄宗羲述其影响:“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评价其学问:“阳明死后,湛甘泉又保持三十余年的长寿,在纠正当时朱子学亚流之弊的同时,又致力于救正王学亚流的猖狂之弊。”
本书是2017年在湛若水故居召开的“湛若水思想与当代社会”高峰论坛的论文结集。本论文集主题聚焦于对湛若水心学思想的研讨以及对传统家训家风意义的释读,主要探讨了湛若水的为学宗旨、思想内涵、修养工夫、人格境界,以及他与陈白沙、王阳明的关系等;对陈白沙、湛若水、王阳明以及霍韬等家训家教的释读,则突出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意义。本论文集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有着突出作用。
传统家训与中国古代社会教化
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下册)——第三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
1940年生,研究员,广西合浦人。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哲学所所长。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工作室副主任、孙中山基金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孙中山研究,在孙中山研究与陈献章研究方面有较大的开拓。主要研究成果有独著《陈献章评传》《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孙中山建设哲学—中国现代系统思维的开启及运用》,合著《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王船山历史观与史论研究》《岭南文化志》《孙中山思想与实践》《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等;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
1956年生,陝西合阳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广东东软学院,兼任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有《本体与境界—论新儒学的精神》《境界形而上学及其限制—由先秦儒学谈起》《湛若水的人生涵养境界》等。
1958年5月生,江西临川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哲学研究员、编审,兼任广东省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创会法人。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现代哲学》《孔子研究》等发表论文和评论200余篇,独著有《文化生态学》《儒家全球伦理》《儒商文化》《甘泉学派》《广府先贤》等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