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书详情

刘少奇与探索新中国之路(1949~1956)

书名:
刘少奇与探索新中国之路(1949~1956)
英 文 名:
作 者:
林蕴晖
I S B N:
978-7-5201-4410-0
丛 书 名: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评论刘少奇(1898-1969)
出 版 日 期:
2019年7月
生成引文
  • 目录
  • 简介
内容简介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是包括刘少奇在内的一代领导人的理论共识。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刘少奇阐述了资本主义“剥削有功”说;批判在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上“应当逐步地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基础”的主张,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思想观点。站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高度,不难看出,在探索新中国之路——由传统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刘少奇的独特贡献。

作者
林蕴晖 林蕴晖

林蕴晖 1932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市。1954年起,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国防大学从事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的教学研究,1992年退休前为国防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

《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89年的中国》第一卷,合著)

《奠基创业》(《中国二十世纪全史》第七卷)

《立国兴邦》(《毛泽东之路》第三卷,合著)

《辅助建国》(《刘少奇之路》第三卷)

《共和国年轮——1953》

《人民公社狂想曲》(合著)

《走出误区——我观共和国之路》

《国史札记——事件篇》

《国史札记——史论篇》

《国史札记——人物篇》

《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1953-1955)〕

《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四卷(1958-1961)〕

《重考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

《风雨兼程——新中国四十年发展战略的演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