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书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年第3辑 总第32辑)

书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年第3辑 总第32辑)
英 文 名:
作 者: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著 ; 王伟光 主编
I S B N:
978-7-5201-5725-4
丛 书 名:
关键词:
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公共观念
出 版 日 期:
2019年9月
生成引文
  • 目录
  • 简介
马克思《资本论》与世界历史理论
“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总序 《资本论》的目的:寻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根据 深刻超越资本文明——当代中国的文明自觉与迫切任务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意蕴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应用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 唯物史观视域中社会规范生成路径 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心理范畴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反思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生产力的首要性命题是必要的吗——兼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从道德到法律:论哈贝马斯商谈理论模式的进路 马克思的“非道德论”问题——基于《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的解析 从卢卡奇到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与阐扬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宣言》的承续关系分析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改革开放 沂蒙精神的哲学阐释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新时代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人学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史纲探析 论命运的特征 主体性的内在意蕴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格思想的三重意蕴探析
公共观念和共同体的建构研究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观念:演变、关系特征及其现代转化 论“善”的存在基础——西方伦理学中的知识论倾向 卢梭与马克思——对共同体建构的两种解读
当代空间范式与空间生产研究
空间范式:一条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叙事的阐释路径 当代中国空间生产治理研究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本辑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组编,分“马克思《资本论》与世界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应用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人学”“公共观念和共同体的建构研究”“当代空间范式与空间生产研究”七个专题,收录了二十余篇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既有对基础理论特别是《资本论》思想的检视和思考,更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还涉及对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讨论,以及对政治哲学尤其是公共性问题、空间问题的探索,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面貌。在本辑论文作者中,老中青学者济济一堂,竞相展示各自深入思考的成果。

作者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王伟光 王伟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中华思想通史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专著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讲习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论》,主编有《社会主义通史》《新大众哲学》《中华思想通史绪论》《中国社会形态史纲》等60部。在国家级报纸、期刊上发表论文6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