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择优资助计划“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最终研究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潮头,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本书分为十三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创新贡献研究展开论述,依据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诸多新论断、新理念和新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20年第4辑 总第37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1辑 总第14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1辑 总第18辑)
历史唯物主义的返本开新
法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对外话语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当代世界文化与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事。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择优资助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对外话语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出版《风险社会的伦理责任》《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研究》《西方幸福思想轨迹》等专著6部,参编教材多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道德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