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书详情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5)No.6

书名: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5)No.6
英 文 名: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CULTURAL INNOVATION (2015) No.6
作 者:
于平 傅才武 主编
I S B N:
978-7-5097-7424-3
丛 书 名:
文化创新蓝皮书
关键词:
研究报告中国文化事业2015
出 版 日 期:
2015年7月
生成引文
  • 目录
  • 简介
总报告
2013~2014:推动从管制到治理的政策与制度路径
理论创新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 中国公共文化投入的应有增长空间——2012年相关协调性、均衡性检测 国家文化治理与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产业治理模式初探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构的政策含义与策略选择 文化创新的时代品格与现实追求
行业创新篇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2014:文化产业新政策、新趋势、新自觉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年度发展报告 对我国戏曲艺术教育的新思考 文化统计信息化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行业创新与文化自治 创新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文化艺术捐赠激励体系:理论框架、国际经验与发展建议
文化案例篇
山东省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创新 台儿庄古城再生的经验与启示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财政支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123个场馆的调查 书院的文化旅游价值与开发路径研究——兼论咸宁市的书院旅游资源开发 民族地区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附录
借鉴美国文化发展经验 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路——文化科技创新发展与管理赴美培训班总结 辽宁省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创新
内容简介
本报告围绕我国“文化创新”这一重大问题,集中了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反映了2013年以来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艺术科研管理、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文化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的紧迫要求,是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最权威的研究成果之一。全书逻辑上分为文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两大部分,结构上包含了总报告、理论创新篇、行业创新篇、文化案例篇、附录等。总报告...展开
作者
于平 于平

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原司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1970~1980年在江西省歌舞团做舞蹈演员。1980~1985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分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85~198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舞蹈学院,1992年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6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院务工作),2001年调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2004年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2009年任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舞蹈文化与审美》《高教舞蹈综论》《舞蹈形态学》《舞台演艺综论》等。

傅才武 傅才武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化馆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授予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1989~2004年先后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物局从事研究。2004~2008年先后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战略研究所所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近五年主持和协助主持(执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和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公共文化政策调研课题30多项,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艺术教育管理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文化市场演进与文化产业发展》、《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副主编、执笔)、《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报告》(执行主编、执笔)、《中国艺术节的模式与经验(第一届至第七届)》(第二主编)、《中国艺术节的模式与案例:第八届艺术节》(第二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