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书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2辑 总第31辑)

书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2辑 总第31辑)
英 文 名:
作 者: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 ; 王伟光 主编
I S B N:
978-7-5201-5088-0
丛 书 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哲学思想新唯物主义哲学
出 版 日 期:
2019年6月
生成引文
  • 目录
  • 简介
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
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的逻辑结构 恩格斯哲学是“人学的空场”吗?——基于恩格斯早期文献的考察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科学的知识社会学维度——兼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科学观差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本体论 寻找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中的本质要素——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初探 价值增殖、运动过程和生产关系——经济思想史视角下资本概念演化研究综述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马克思关于需要主体的修辞学实践 存在决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考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实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试析“法治”内涵及实现方式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辩证思维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基础 论习近平绿色发展思维方法的科学构成
文本学问题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共产党宣言》中的方法论辨析及其当代意义 一组亟待深掘的文献——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综述 “分工”与“社会化”的双重变奏——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谈起 背离革命,还是继承方法?——试论阿多诺与马克思在方法上的联系 “救赎”的历史观与激进政治行动——齐泽克对本雅明历史观的吸收与回应 意识形态的想象功能与实践力量——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本辑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组编,分为“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实问题研究”“文本学问题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专题,收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二十余篇最新成果,集中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态势。

作者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王伟光 王伟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中华思想通史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专著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讲习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论》,主编有《社会主义通史》《新大众哲学》《中华思想通史绪论》《中国社会形态史纲》等60部。在国家级报纸、期刊上发表论文6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