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21世纪之初的大众化进程,出现了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些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其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队伍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当看到,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这些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内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今天,这些学校办学历史短、积淀不深、科研能力薄弱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很难满足当前国家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现实,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的理论入手,结合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从教育学的视角全面审视这个摆在全国应用型高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亲和力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行为方式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论
江西科技学院教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博士,南昌大学博士后,教授,硕导。江西省教育管理专家库专家、江西高教学会理事、江西省社联第八届理事、江西省青联常委、江西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荣获“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江西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主任,第九届国家督学。曾先后担任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江西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江西省法学会副会长、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6项,出版作品2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5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