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世界范围内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处在时代中心的一定阶级决定着时代的内容、时代发展的方向。在主导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之前,时代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时代问题、时代主题,则是一定时代的不同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从时间上看,时代常常是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而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或时代潮流,反映的则是处在一个既定世界格局中的阶段性特征。
有人认为,再讲阶级斗争和道路斗争就是要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是对当今时代的错误理解。和平与发展并不是已经到手的人人可以享受的免费午餐,而是要通过斗争才能争取实现的目标。在当今世界,国际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正是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展开的。霸权主义是对和平的主要威胁和阻挠世界平衡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2)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1~2012)
国家、阶级、民主与专政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与上海:上海对接“一带一路”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河南温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等。1970年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研究生学历。1978年任《解放军报》记者。198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王震同志处秘书。1994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9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王震传》(合著,上、下册)等。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国际战略。主要著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等数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