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已经反复表明,对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形式的国家,保持疆域内国民对于国家的归属和忠诚,是国家维持其存续进而实现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这种归属感和忠诚减弱乃至消失,就会出现一系列国家社会不稳定问题,其极端表现之一就是分裂主义,即国内一块土地上的民众试图连同居住地一起从国家中脱离出去,出现国家分崩离析的悲剧。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认同观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外有关多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大量著述和正反面案例,以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历史和现实为经纬线,就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分裂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分裂主义对国家认同的危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建设的关键、文化认同建设是重塑国家认同的基础、减少各民族文化差异和隔阂是反分裂工作取得长久成效的重要因素等基本判断,尝试为新时期我国的反分裂斗争具体工作提供国家认同层面的对策思考。
党的建设研究报告No.1(2016)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5
苏南冲突与东方阵营内部关系的演变
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4~2015)
生于1985年8月,男,江苏盐城人,法学博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海政法学院)专职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后(2015~2017),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2011~2012)。主要从事欧亚安全治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