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采取个案分析和综合比较相结合、个案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第一手的资料为依托,详细梳理了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走向终结的原因和教训;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拓展性地介绍了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总结和横向的国际比较,找出其中的历史规律和普遍规律,并将其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书系集体智慧的结晶,各章执笔人均为在相关领域有突出造诣或研究专长的专家学者。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公民意识的时代性与本土化
历史、经验与感觉结构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书信文本研究
论现代性与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越南语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越南综合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越南问题、政党政治与外交。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项目,担任“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新进展研究”(2018~2027)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越南革新与中越改革比较》《越南政治经济与中越关系前沿》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