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论

作者:
朱春艳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大小:
764.44 KB
报告字数:
27870字
所属图书:
新时期小康社会建构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为全面建成小康谋篇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需要根据发展理念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经过中间试验,进而让这些理论真正被群众掌握,化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本文主要概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论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主法治国民素质社会文明

作者简介:

朱春艳:女,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技术理念:从思想到行动》(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等作品,译著主要有《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合译,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通过技术思考》(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技术哲学》(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经济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 民生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 文化目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 生态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 制度目标——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第二节 科学合理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加强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推进绿水青山环境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