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研究导论

作者:
邢鹏飞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99 MB
报告字数:
26168字
所属图书: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以后,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一直是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核心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70635418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任务。70635419青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直接关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和走向,更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校不断采取改革完善课程设置、组织编写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构建育人大格局等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在提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主线。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也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那么当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如何?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效果如何?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教育?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邢鹏飞:男,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专长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青少年发展与教育。致力于采取科学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开展行动研究,长期以来围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建设领域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近年来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名师示范课堂等省级一等奖3项,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

文章目录
研究意义
  • (一)本研究抓住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领域
  • (二)本研究有助于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规律
  • (三)本研究有助于更精细地提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教育的对策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认同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
研究现状述评
  • (一)相关研究的现状
  •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