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发展

作者:
邢鹏飞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74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69260字
所属图书: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与以往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形态有本质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是无产阶级掌握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理论的过程,是实现自身理论从自发到自觉的武装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论述,彰显了无产阶级理论认同的本质特色,为我们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提供了直接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就要求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紧紧跟进一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如何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是党的理论宣传建设的核心问题。而青年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受和认同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文化的实践和践行,关涉其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教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邢鹏飞:男,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专长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青少年发展与教育。致力于采取科学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开展行动研究,长期以来围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建设领域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近年来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名师示范课堂等省级一等奖3项,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

文章目录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理论武装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工人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人民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
认同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认同教育
  • (二)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核心的认同教育
  • (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认同教育
  •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认同教育
认同教育的特点
  • (一)认同教育紧紧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 (二)认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 (三)认同教育途径方式不断丰富
  • (四)认同教育制度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 (五)认同教育继承和发展相统一
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委统筹安排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统一
  • (二)坚持主渠道教育与其他教育途径方法相结合
  • (三)坚持教研教改与教学实效提高的统一
  • (四)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两手抓
  • (五)坚持不断改革和完善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