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西方马克思主义“承认”理论的案例阐释

作者:
祖春明
出版日期:
2020年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9768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4辑 总第3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承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借助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对“承认”概念进行梳理,并通过列举两个具有典型性的争取承认的例子来探讨究竟何为“承认”。在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争取“他者”的承认还可能催生一种追求“优越的承认”的冲动。这种冲动的基本特征是,尽管“自我”在“强大他者”面前尚处于劣势,然而“自我”具有某种“强大他者”所不具备的特质(通常是精神或文化上的),这种特质可以保证“自我”在未来扬弃“强大他者”。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我他者“承认”理论主奴关系

作者简介:

祖春明:祖春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目录
从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看“承认”概念
  • (一)斗争范式的转换
  • (二)处境范式的解释力
  • (三)“承认”的两个层面:平等“承认”与优越“承认”
  • (四)“迟到的国家”争取“优越的承认”的逻辑
争取“优越的承认”的一个例子:战胜拿破仑后的俄国
  • (一)俄国的“处境”
  • (二)俄国知识界对其“处境”的反思
  • (三)俄国人的“主人情节”
斯拉夫主义:争取“优越的承认”的经典思想
  • (一)俄国的百年论战究竟在争论什么问题
  • (二)斯拉夫主义实现了“自我”优越于“他者”的转换
  • (三)斯拉夫派争取“优越的承认”的效果史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二战前欧洲社会中的犹太群体
  • (一)《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的犹太人群体
  • (二)犹太人自我封闭的思想根源
  • (三)犹太人没有获得文化意义上的“承认”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