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廉政教育的理想类型论析

作者:
张仙凤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17 MB
报告字数:
9028字
所属图书:
制度反腐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以往相对固化的对廉政教育类型的传统认识和实践是阻碍廉政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廉政教育采取分类学经验体系,往往忽略典型特征与廉政教育系统的耦合关系、经验总结与理性反思的辩证关系以及典型经验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限制了廉政教育实践的更有效开展。从类型学范式的理想类型概念体系出发,变分类学范式为类型学范式是廉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关键。从类型学范式的理想类型概念体系出发,可将廉政教育分为双边显性廉政教育、双边隐性廉政教育、单边显性廉政教育和单边隐性廉政教育。廉政教育的理想类型分析有助于确立开放的廉政教育思维、形成廉政教育的系统论思想以及发现廉政教育的薄弱点和冲突点。

关键词:

理想类型廉政教育

作者简介:

张仙凤:张仙凤,就职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员,贵阳医科大学讲师,从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党的建设研究。

文章目录
不同标准 廉政教育的分类现状及总体评述
  • (一)廉政教育的现有分类标准及内容
  • (二)对现有廉政教育分类的总体评述
·理想类型 廉政教育类型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系统开放 廉政教育的理想类型及现实启示
  • (一)廉政教育理想类型的坐标参照系
  • (二)廉政教育四个理想类型及其要素
  • (三)廉政教育理想类型的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