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精准扶贫研究理论进展

作者:
李景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41 MB
报告字数:
1338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精准扶贫经验的理论阐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精准扶贫理论内涵是中国扶贫实践成果的深化,研究其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撑,能够为下阶段减贫事业提供理论反思参考。从中国扶贫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目标、主体、方式、资源配置和思想所呈现的特点与变化,隐含着精准扶贫理论内涵的来源;从精准扶贫政策与具体实践来看,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和赋权理论是开展精准扶贫的理论支撑;从精准扶贫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看,参与式发展、人力资本超前投入是精准扶贫应有的理论反思。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经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围绕扶贫目标、主体、方式、过程、思想等扶贫纲要、扶贫模式的调整,反映了扶贫政策制定者与反贫困领域研究者对贫困和反贫困内涵与分析框架的认知深入,以及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之道的学理思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3~2019年我国农村年均减贫人数保持在1000万以上(见图1-1)。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
关键词:

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精准扶贫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李景: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民族教育》编辑记者,研究方向:民族经济、民族教育。

文章目录
精准扶贫理论内涵溯源
  • (一)扶贫方式由带动式转为瞄准式
  • (二)扶贫目标从解决收入转向实现人的发展
  • (三)扶贫主体多元,发挥贫困对象主体性
  • (四)扶贫资源配置
  • (五)扶贫思想
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论支撑研究动态
  • (一)“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理论根本
  • (二)以人为本是精准扶贫的理论出发点
  • (三)赋权理论是精准扶贫理论的长效参考目标
精准扶贫理论反思
  •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
  • (二)人力资本超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