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本体论角度回顾并考察哲学与科学的发展及其历史演进,并在此基础上评析鲁品越教授的力作——《深层生成论:自然科学的新哲学境界》一书的理论创新。人类的哲学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古代和中世纪侧重于本体论研究,近现代侧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当下侧重价值论研究。而就哲学的本体论而言,同样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牛顿力学之前侧重“实体论”研究,爱因斯坦相对论及量子力学之后侧重于“关系论”研究,当代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及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之际侧重“生成论”研究。这些研究的转向,意味着人类理性自觉程度的提高,更为自觉、合理地对人类自身与外部世界进行区分并加以联系,是当时人类思维水平的真实反映。鲁品越教授《深层生成论》一书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论——深层生成论,这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新世界观。二是提出了一种以实践过程为本体的认识论——实践生成论,一种彻底的实践唯物主义。三是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同时,发现两种秩序:隐秩序与显秩序;提出两种规律:表层“构成论规律”与“深层生成论规律”。这是自然科学发展所呈现的新哲学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实体论关系论深层生成论
高剑平:高剑平(1964~),湖南祁东人,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文茂臣:文茂臣(1993~)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
杨博:杨博(1997~),男,山西临汾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