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基本导向调控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艺术,它既是一种战略思维、忧患思维、主体责任思维,也是一种积极防御性思维。“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范式,它贯穿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新时期学习和掌握习近平国家治理的底线思维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家治理习近平底线思维
刘建伟:刘建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学士)、南开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发表作品有《国家与社会》(主编)、《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法团主义》、《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主编)、《转型中国:社会公正观研究》(主编)、《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社会组织化行为:案例研究》(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