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改造信仰
作者:
钱晓东
出版日期:
2022年1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912.27 KB
报告字数:
17292字
所属图书: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1.156-178
钱晓东
摘要:
通过前文的考察,杜威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思想轮廓得以浮现。那就是人类必须追求维护共同利益的参与民主和协作探究,必须追求在社会意义上人的实现,而不是仅仅追求一种增进个人的自由和主动权、维护私人利益的自我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杜威强调,一方面,要支持民主社会——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要求公民积极参与和投入,防止出现个人主义所主张的那种孤立的存在状态。那些充分享有工业、科技、社会变革的好处而生活舒适的人,有义务去帮助那些还没有受益或远远落在后面的人。另一方面,社会性的人性复兴而非个人性的人的实现,还有赖于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作为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这条纽带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宗教。但是,杜威不主张全盘接受已有的基督教传统,正如罗蒂所分析的:“在三位古典实验主义者中间,杜威是唯一具有真正狂热宗教出身背景的人,因此可以说是唯一与宗教全面接触的人,他也是唯一受到宗教全力压制的人。”这条纽带应该是一条经过改造的纽带,凭借这条纽带和某种同是子民的意识,人类才会克服当代世界中政治的、民族的、种族的以及经济的宗派主义,才能建立完整的人类共同体。
关键词:
杜威
改造信仰
上帝概念
共同信仰
作者简介:
钱晓东:
哲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研究。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校级社科项目2项,省级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相关报告
新经验主义与工具主义
实用主义的审美复兴
改造政治
社会改造展望——资本主义及其之后
民主评判与自由个性的彰显——杜威民主观刍议
美国古典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导论 杜威的理智肖像
杜威哲学的理论渊源
基本的哲学视野
杜威的逻辑思想:从工具逻辑到探究逻辑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信仰及其窘境
·
第二节 上帝概念的改造、宗教性
·
第三节 建立共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