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劳动观的确立与发展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689.96 KB
报告字数:
21610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卢卡奇在其晚年巨著《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强调劳动在马克思那里到处都是中心范畴。对劳动问题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本人对“现实的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总体上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轨道。尽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马克思早期、中期和晚期对劳动的认知并不完全相同,劳动的术语从理论表达上也发生了改变,但是其思想发展是具有内在连贯性的。从本质上看,术语的变换恰恰表明了马克思对劳动问题认识的深化,换言之,不过是用新的科学的术语来继续回答“旧问题”,而劳动这一“旧问题”恰恰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总问题”,这也正体现了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434页。的特点,根本不存在“阿尔都塞”意义上的“认识论断裂”和“总问题转换”。要全面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科学劳动理论的动态过程,就必须将这一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纳入唯物史观的全面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努力探寻马克思是如何一步一步找到打开人类历史奥秘的锁钥,并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资本主义马克思劳动观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产生
  • 劳动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早期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影响
  • 赫斯对马克思研究转向的影响
  • 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确立
  •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 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 唯物史观的初步构建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发展
  • 雇佣劳动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 自然同劳动构成财富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