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十四五”时期数字信息技术引领中国文化行业进入结构性变革

作者:
课题组 傅才武 谭乔西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97 MB
报告字数:
2093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9)No.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技术创新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在文化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推动了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结构变化,从而引发了整个国家文化行业的结构升级。从表面上看,文化行业的结构性变化,是受到社会消费需求的成长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牵引,但从实质上看,主要还是受到技术进步的强烈作用,是数字信息技术对文化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渐进改造积累的结果,数字信息技术革命引领“十四五”中国文化行业进入结构性变革的转折点。在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的大变革时期,文化消费的快速升级和迭代,也使文化行业的变革从消费领域进入了供给领域,文化产业生态得以重塑。数字信息技术带来了文化行业变革背后的深刻技术力量,中国的文化行业也必须顺应数字信息技术创新的趋势,完成行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公共管理数字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

课题组:

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化馆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授予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1989~2004年先后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物局从事研究。2004~2008年先后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战略研究所所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近五年主持和协助主持(执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和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公共文化政策调研课题30多项,在《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艺术教育管理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文化市场演进与文化产业发展》、《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副主编、执笔)、《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报告》(执行主编、执笔)、《中国艺术节的模式与经验(第一届至第七届)》(第二主编)、《中国艺术节的模式与案例:第八届艺术节》(第二主编)等。

谭乔西:武汉科技大学恒大管理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政策等。

文章目录
数字信息技术重建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消费的渠道
  • (一)基于人类精神世界核心的艺术生产开始出现人工智能化
  • (二)数字信息技术正在重建文化消费的渠道
  • (三)文化部门的行业管理结构将会被平台技术颠覆
数字信息技术引发文化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 (一)数字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服务行业快速发展,传统行业出现边缘化
  • (二)数字信息技术推进行业融合和产业链再造
“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一)用数据主义理论逐步替代科层制理论,构建数字信息时代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
  • (二)以消费侧改革为立足点,引领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形成双侧协同改革的政策模式
  • (三)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十四五”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