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国际儒学比较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8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大小:
报告字数:
38843字
所属图书:
国际儒学论丛(2016年第1期 总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探讨朱子学的韩国式“受容”韩文的“??(受容)”一词很难用准确、规范的汉语翻译过来。它具有接受、容纳、融汇之意。“??(受容)”一词在韩文中用韩文的汉字“受容”书写。本文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采用“受容”一词,个别情形翻译为“接受”。特点之前,何谓朱子学是需要先行回答的问题。“朱子学”一词一般与“新儒学”“性理学”“道学”“程朱学”“宋学”相混用。虽然因其外延大体一致可以通用,但严格来讲还是应该区别使用。本文中的“朱子学”,首先是在由朱熹本人集大成的“朱子学”的意义上使用的。但本文也稍微扩大其范围,对朱子学的形成给予直接影响的前代哲学家和自称为朱子学者且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朱子学特征的后代学者也包括其中。

关键词:

体用不二大陆新儒家国际儒学港台新儒家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朱子学传入韩国的过程及其特征
  • 绪论
  • 朱子学的受容
  • 朝鲜初期朱子学的特征
  • 结语
贺麟“体用不二”的文化思想
  • “体用不二”的文化观
  • 儒家文化的复兴
“大陆新儒家”与“港台新儒家”的交锋、交流与交会——儒学在当代社会的使命与展望
  • 前言
  • 交锋——港台新儒家与大陆新儒家的误解、批判与澄清
  • 交流——港台新儒家与大陆新儒家的互动、对话与修正
  • 交会——港台新儒家与大陆新儒家的包容、理解与交融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