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用“下学而上达”来概括儒家的一般思想,可能比“内圣外王”更可靠;第二,所谓的集体性恰好是通过个体性的自觉张扬来获得体现的;第三,关于宗法制,正是从孔夫子开始,儒家恰好表达了一种要超越宗法的卓越努力,对于个体自我的突破,对于血亲伦理的突破,对于宗法本身的突破,然才有可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第四,在儒家思想当中,实际是以差等之爱为基础或者说为手段,而最终导向博爱;第五,礼是高于法制的,它既包含法制,也高于法制。
内圣外王个体性宗法制差等之爱礼制
董平:董平,浙江衢江区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儒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编委及部类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