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礼”作为中国新生态意识的核心
作者:
贝一明(EmanuelPastreich)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6444字
所属图书:
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0.102-109
王灵桂
赵江林
摘要:
儒家礼仪的巨大潜力在于,它们确认了个人与自然、食物消耗与食物起源意识、公民日常生活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方式。这些仪式,如果能被我们这个时代重新解读,就有可能解决目前社会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即把盲目消费的增长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仪式。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礼”
新生态意识
作者简介:
贝一明(EmanuelPastreich):
美国亚洲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
相关报告
儒家修身成己思想对个体发展的教育启示
儒学全球论坛(2022)学术总结
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化
“德”“仁”之间——儒家道德意识的起源
当代公民意识培育的传统文化根基
挖掘儒家思想智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儒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暨山东孔子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学术综述
儒学之境:儒家思想与文明互鉴——第九届泰山文明论坛综述
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儒家思想
一种理想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文章目录
·
现代性、消费与家庭礼仪:以韩国为例
·
食物、社会和环境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