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科技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路径研究

作者:
谈国新 侯西龙 庄文杰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5 MB
报告字数:
13554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7)No.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在构建现代化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科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利用科技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朝着智慧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首要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作用和影响,并以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例,对科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科技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增强信息化传播力和提升信息化服务效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最后,总结提出了信息化时代以科技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具体路径,以促进科技与公共文化服务高端融合发展。

关键词:

中国文化科技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力

作者简介:

谈国新:男,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动漫协会秘书长。198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1988获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1988年7月-1998年6月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建管系教研室主任,1995年破格聘为该系副教授;1997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历和学位;1998年7月-2001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4月-2004年3月担任日本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04年5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6年起至今担任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数字化、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

侯西龙: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庄文杰:庄文杰,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

文章目录
科技对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影响
  • (一)科技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 (二)科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力
  • (三)科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创新
  • (四)科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科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的调查与分析:以公共图书馆为例
  • (一)数字化技术使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 (二)现代科技使服务设施更加多元
  • (三)新媒体技术增强信息传播力
  • (四)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服务效能
科技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路径
  •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的融合机制
  • (二)完善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 (三)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决策大数据平台
  • (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