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公民道德建设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机制

作者:
苏爱萍 SuAiping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941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呼声越来越迫切。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及历史发展的产物。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检验社会文明的标准,注重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优化制度机制,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小康社会动力机制公民道德

作者简介:

苏爱萍:苏爱萍,女,1963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SuAiping:

文章目录
公民道德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 (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 (一)公民职业道德与社会诚信
  • (二)公民社会公德意识
  • (三)网络行为中的道德约束
新时代急需提升公民道德路径
  • (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 (二)道德素质建设要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 (三)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系统工程
  • (四)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