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说过:“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孔丛子》卷2《杂训》)傅亚庶:《孔丛子校释》,中华书局,2011,第111页。孔孟文化精神的实质就是经由文化守成主义(“始于《诗》《书》”)而达成道德理想主义(“终于礼乐”)。文化精神类似马克斯·韦伯说的社会学的理想类型,现实中很少存在过,然而作为一种抽象原则或典型又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存在。文化精神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马克斯·韦伯说的历史学的理想类型有着内在的关联,亦即与具体进程中形成的社会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孟文化精神同样如此:道德理想主义孕育于礼乐文明传统之中,文化守成主义脱胎于作为传统资源的诗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