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工作扁平化的理念思考

作者:
李珮 张璐璐
出版日期:
2022年9月
报告页数:
90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79178字
所属图书: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机制扁平化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媒体环境在变化,舆论形势也随之而变,科层宣传体系呈现出诸多问题。如何推动宣传机制转型,提升宣传队伍的战斗力,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基于科层宣传体系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学界业界的研究文献,本课题计划梳理扁平化的优势,来丰富拓展宣传改革的理论储备,尝试在新媒体环境下推动宣传机制走扁平化的改革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对于扁平化并不陌生。在革命时期,有群众路线;在建设时期,有“鞍钢宪法”。进入新媒体时期,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扁平化的阶层分布成为现实。如何借助已有的扁平化经验,推动科层宣传体系的自我完善将是本部分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

管理创新新媒体环境宣传工作扁平化历史遗产

作者简介:

李珮: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重庆市教学名师,西南政法大学教学名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奖、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004年加盟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开始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和新闻传播学学科负责人至今,主持创建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主研方向为新闻学、对外传播以及网络舆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传播与管理研究”及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近五年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主编“新闻传播学系列丛书”40余部。

张璐璐: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2016年至今,在《青年记者》《重庆社会科学》《中国编辑》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场》《沟通与治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融媒体中心建设》《破茧与共治: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信息茧房”》等论文,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重庆市研究生科研项目1项,参研重庆市社科联一般项目1项,参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规划项目1项。

文章目录
作为历史遗产的扁平化
  • (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取向
  • (二)作为工作方法的群众路线
  • (三)作为工作态度的实事求是
  • (四)宣传工作中的群众实践
作为管理创新的扁平化
  • (一)干部参与基层劳动
  • (二)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 (三)革新既有组织制度
  • (四)干部群众人才结合
新媒体环境下的扁平化
  • (一)网格状的虚拟空间
  • (二)多媒体融合的交互格局
  • (三)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
  • (四)液态流动的舆论能量
新时代宣传工作扁平化
  • (一)群众路线与人民主体
  • (二)全党办报与干部上网
  • (三)实事求是与“走转改”
  • (四)自我批评与舆论监督
  • (五)典型报道与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