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娄底市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作者:
汪义力 陈文胜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39 MB
报告字数:
25981字
所属图书: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娄底市坚持多措并举固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强地方特色产业链,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着力选优配强带头人,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趟出内外兼修新路子,推动乡村建设“持久美”;创新网格治理好模式,撑起共建共享“大格局”。但也面临乡村振兴规划有待城乡一体,特色农产品有待差异化竞争、社会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升级、盘活土地要素有待解放思想等方面的挑战。当前,娄底市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在城乡规划方面更加注重地域特色与一体化设计相结合,在农业品牌发展方面更加注重共性提炼与特色凸显相结合,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更加注重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农村土地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底线思维与“放活”思路相结合,在财政投入政策方面更加注重政策“有没有”与使用“好不好”相结合。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乡村振兴网格治理

作者简介:

汪义力: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

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7部、编著60余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1人次、省部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代表作《论大国农业转型》《论中国乡村变迁》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大国农业转型》被翻译为英文和阿拉伯文、《大国小村》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并相继出版英文版、法文版、哈萨克文版。

文章目录
立足稳中求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 (一)坚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筑牢脱贫攻坚“防火墙”
  • (二)做强地方特色产业链,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三)着力选优配强带头人,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
  • (四)趟出内外兼修新路子,推动乡村建设“持久美”
  • (五)创新治理模式多元化,撑起共建共享“大格局”
深入研判现实问题,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挑战
  • (一)乡村振兴规划有待城乡一体
  • (二)特色农产品有待差异化竞争
  • (三)社会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升级
  • (四)盘活土地要素有待解放思想
  • (五)财政投入政策有待全面整合
  • (六)城乡治理结构有待整体重构
  • (七)考核目标体系有待全面集成
致力缩差领跑,奋力开创全面乡村振兴新局面
  • (一)注重地域特色与一体化设计相结合,加强城乡规划衔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 (二)注重提炼共性与凸显特色相结合,打好品牌农业“牌”,走好差异发展“路”
  • (三)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构建“闭环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四)注重底线思维与“放活”思路相结合,守好“土地存量”,挖掘“发展增量”
  • (五)注重政策“有没有”与“好不好”相结合,建立涉农财政政策整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