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隆回县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作者:
汪义力 李珊珊 陈文胜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33 MB
报告字数:
18516字
所属图书: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隆回县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赓续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立足实际,探索精准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脱贫底线,建立县乡村文明实践网络,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因地制宜施策,多途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档次同提升,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县乡村空间规划有待全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城乡一体、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待进一步品牌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待跨界融合、村与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隆回县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在优化城乡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培育壮大本土品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乡村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

产业融合集体经济隆回县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汪义力: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

李珊珊:

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7部、编著60余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1人次、省部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代表作《论大国农业转型》《论中国乡村变迁》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大国农业转型》被翻译为英文和阿拉伯文、《大国小村》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并相继出版英文版、法文版、哈萨克文版。

文章目录
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 (一)探索精准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脱贫底线
  • (二)建立县乡村文明实践网络,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 (三)因地制宜施策,多途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四)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档次同提升
立足实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新挑战
  • (一)县乡村空间规划有待全面统筹
  •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城乡一体
  • (三)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待进一步品牌化
  • (四)农业产业发展有待跨界融合
  • (五)村与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破解
实现跨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新突破
  • (一)优化城乡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资源配置质效
  • (二)由城至村延伸,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三)培育壮大本土品牌,引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 (四)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 (五)推行强村带弱村帮扶模式,实现乡村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