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961.19 KB
报告字数:
2660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
浏览人数:
274
下载次数:
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意识形态”一词从知识谱系上看,并不是马克思的发明,而是源自希腊词汇“理念”(edios)和“逻各斯”(logos)的合成,意为“观念学说”(doctrine of ideas)或“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该专有名词的首创者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思想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他于1796年参见〔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文涓、高戈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第32页。汤普森在该书中强调,特拉西是1796年在道德伦理与政治科学部发表的一系列回忆录中谈到意识形态的。据布莱恩·海德的研究,“意识形态”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英文刊物《每月评论》中,该刊物报道说:“特拉西宣读了一篇关于形而上学命名术的论文,提出要创立观念哲学,即意识形态。”参见B.W.Head,“The Origin of ‘Ideologue’ and ‘Ideologie’,” Studies on Voltaire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83,1980,p.264。但也有学者认为,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时间是1797年,参见〔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2版),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7页。提出了这个概念,在当时作“观念学”解释。他认为,要破除和纠正宗教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和偏见,就要建立这样一门新的科学,这是一种包罗对事物的观念与感知的“科学之科学”,将为一切科学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唯一任务正是这种包罗万象的还原。”转引自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第29页。以特拉西为首的“观念学派”就被称为“意识形态家”。但随着特拉西等人与拿破仑统治观念的背离,“意识形态”被拿破仑斥责为“空想”和“幻想”,“意识形态家”也因此被打上了错误的认识社会和政治现实的“玄学家”“空谈家”的标签。“意识形态”一词开始成为一个极具政治色彩和现实指向,而又非常复杂、难以把握的概念。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就指出:“在过去二百年间,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界一直在辩论着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如果说存在有争议的概念,并给最有争议的概念颁奖的话,意识形态概念会当之无愧地名列第一。”Anthony Giddens,“Four Theses on Ideology,” in Arther and Marilouise Kroker(edited),Ideology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Lenin in Ruins,St.Martin’s Press,1991,p.21.但在意识形态理论谱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批判与建构是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资产阶级思想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 (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形成和问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批判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
  • (一)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
  •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全方位成就
  • (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