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四史”教育与培养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
作者:
王玉萍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834.11 KB
报告字数:
10204字
所属图书:
“四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3.149-162
韩振峰
摘要:
本文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在高校加强“四史”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四史”教育目标,提高“四史”教育实效性,针对当前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现状,在“四史”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首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融入“四史”教育中;其次,把“四史”贯通起来学习,以培养大学生长时段观察问题的能力;最后,把“四史”放在世界大历史中去研习,以培养大学生宏观诠释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历史观
“四史”教育
作者简介:
王玉萍:
相关报告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四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
“四史”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培养的作用及实践路径
“四史”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创新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
以案例库建设创新大学生“四史”教育途径
2020年关于广州中学生革命传统认知的调查研究报告
《美国大学生运动研究(1962~1974)》研究综述
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批判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对策
文章目录
“四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二)用“大历史观”观照“四史”才能深刻领悟其本质与主流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四史”教育中,教学过程的导向性还比较模糊
(二)大学生历史观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三)高校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总体上处于无系统、零散化状态
“四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
(一)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融入“四史”教育中
(二)把“四史”贯通起来学习,以培养大学生长时段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把“四史”放在世界大历史中去研习,以培养大学生宏观诠释问题的能力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