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四川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深化对策

作者:
张克俊 余学英 林方龙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16 MB
报告字数:
13738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8)
摘要: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路径。四川坚持“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形成了“调结构、提品质、搞加工、促融合、建基地、转方式、活要素”的经验做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在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建立融合发展机制、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村改革和政策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强省

作者简介:

张克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农村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乡村振兴智库专家。主要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等多本学术专著,调研和政策咨询报告30余篇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荣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余学英:四川省统计局农村处处长。

林方龙:管理学硕士,高级农艺师,四川省农业厅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业统计监测、政务信息、防灾减灾等工作和研究,多篇报告获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篇。

文章目录
四川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调结构:大力推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
  • (二)提品质:大力加强品牌建设、科技推广、质量监管
  • (三)搞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 (四)促融合:培育融合主体、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建立融合机制
  • (五)建基地:强力推动“四区四基地”建设
  • (六)转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七)活要素:以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为核心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
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 (一)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仍较突出
  • (二)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仍偏低
  • (三)品牌建设仍比较滞后
  • (四)农产品基地质量总体不强
  • (五)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不足
  • (六)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仍没有根本改变
  • (七)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对策
  •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 (二)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
  • (三)建立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机制
  • (四)加快建立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制度
  • (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
  • (六)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七)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