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党建扶贫二十年:担当、困惑与创新

作者:
孙兆霞 周恩宇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报告页数:
66页
报告大小:
1.56 MB
报告字数:
56387字
所属图书:
贵州党建扶贫30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党建扶贫二十年的担当、困惑与创新,主要包括:一、1994~2000年:党建扶贫的制度化演进;二、2001~2012 年:产业扶贫成为主要减贫抓手时期的党建扶贫;三、2013~2015 年:贵州省R机关党建扶贫工作的创新探索与遭遇的制度短板。
关键词:

扶贫开发产业扶贫党建扶贫扶贫大格局

作者简介:

孙兆霞: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贵州省委决策智库专家。1984年至1988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承接并完成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发展研究课题,迄今从事贵州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研究、农村发展研究30多年。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出版多部专著(合著),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屯堡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研究活动。在陆学艺先生领导下,带领团队与王春光团队进行合作研究15年。从2010年起,带领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团队协同进行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主要著作(合著)及论文:《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第四只眼》《贵州省党建扶贫的源起演进与历史贡献》等。

周恩宇: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副教授。

文章目录
1994~2000年 党建扶贫的制度化演进
  • (一)作为主心骨,党建扶贫在“八七攻坚”中的作用
  • (二)“八七攻坚”时期X县实施的党建扶贫
2001~2012年 产业扶贫成为主要减贫抓手时期的党建扶贫
  • (一)党建扶贫面临的复杂挑战
  • (二)党建扶贫在扶贫大格局中做出的特殊贡献
  • (三)难以独善其身的党建扶贫
2013~2015年 贵州省R机关党建扶贫工作的创新探索与遭遇的制度短板
  • (一)背景及使命担当
  • (二)实地调研发现并凸显出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碎片化问题
  • (三)创新性探索及其启示
  • (三)贵州省R机关党建扶贫工作创新遭遇体制、机制困境
  • (四)党建扶贫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