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北京海淀区以“党建为统领”实现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2008~2018)

作者:
万寿路街道党工委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05 MB
报告字数:
9282字
所属图书:
海淀区党建工作研究报告(2019)
摘要:

海淀区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在北京城市新规划框架下谋划海淀高速发展,围绕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区域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城市管理创新中的引领力、组织力和影响力,编制了《海淀区关于推进党建引领街镇管理体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地区鸣笛、家家出力”的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支撑创新发展的新型城市形态。万寿路街道党工委结合在地区中直机关、中央企业、部队单位多、大型活动多等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在实践“地区鸣笛、家家出力”体制机制过程中,深入地区单位走访调研,与地区单位围绕地区创新发展,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讨论交流,收集了地区单位对“地区鸣笛、家家出力”体制机制的观点看法、支持地区发展工作成效、自身发展需求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不断探索改进提升工作效能提出重点研究方向。课题组综合分析调研材料,初步形成了对“地区鸣笛、家家出力”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现状的认识及效能改进提升的思路,提出了几种模型假设。

关键词:

机制创新共治共享党建引领

作者简介:

万寿路街道党工委课题组:

文章目录
·万寿路地区区位特点
目前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存在的弊病
  •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 (二)管理上存在交叉
  • (三)协同上存在缺位
“地区鸣笛、家家出力”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实践成果
  • (一)坚持“一核”引领,将地区单位聚合在党的旗帜下
  • (二)坚持“规划”布局,将地区单位引导在区域发展规划中
  • (三)坚持“平台”支撑,将地区单位运转在多元合作机制里
  • (四)坚持“协同”发力,将地区单位统一
“地区鸣笛、家家出力”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效能提升模型假设
  • (一)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
  • (二)完善平台深度运行体制机制
  • (三)构建大城管城市治理工作体系
  • (四)探索单位与社区帮扶协作模式
  • (五)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