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L村教育与减贫专题调查报告

作者:
孙兆霞 张建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20822字
所属图书:
贵州党建扶贫30年
摘要:
社会阶层优势的代际传递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性的阶级阶层关系模式。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子代未来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一定程度上,贫困阶层也以再生产的形式被不断复制。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体突破阶层壁垒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促进机制。通过改进贫困阶层后代的受教育状况,进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位置,获得较好的社会生活机会,是改变贫困阶层代际传递模式的主要措施。本部分将以L村为主要个案,分析教育与贫困的一些关系问题。
关键词:

儿童贫困贫困代际传递党建扶贫教育贫困文化贫困

作者简介:

孙兆霞: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贵州省委决策智库专家。1984年至1988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承接并完成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发展研究课题,迄今从事贵州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研究、农村发展研究30多年。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出版多部专著(合著),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屯堡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研究活动。在陆学艺先生领导下,带领团队与王春光团队进行合作研究15年。从2010年起,带领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团队协同进行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主要著作(合著)及论文:《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第四只眼》《贵州省党建扶贫的源起演进与历史贡献》等。

张建: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建设与反贫困。近年来主持贵州省委改革办党建扶贫研究课题一项,参与了多项反贫困研究课题。

文章目录
生计与儿童贫困
  • (一)农村家庭生计方式
  • (二)留守儿童
  • (三)流动儿童情况
学校与教育贫困
  • (一)幼儿园
  • (二)小学
  • (三)私校
文化贫困与贫困代际传递
  • (一)文化贫困
  • (二)文化与贫困代际传递
  • (三)走出文化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