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福建龙岩:推“阳光招生”促教育公平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大小:
1003.04 KB
报告字数:
84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出于招生过程不够透明等原因,家长们通过找关系、批条子、潜规则,想尽办法要让孩子挤进好学校,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保障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福建省龙岩全市推行“阳光招生”工作,推动招生行为规范化、招生信息公开化、招生过程透明化,让更多的孩子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龙岩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监委同时发力,要求把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主动公开招生政策、过程、结果,绝不搞因人施策、因校施策,让招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要求在推进“阳光招生”的工作中,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带头承诺不打招呼、不批条子,从讲政治、讲规矩的高度,规范公权力运行,带头树立清风正气,在阳光招生中做表率;要求建立请托说情记录制度,对招生过程中违反原则的请托说情事项,一律如实记录在案;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招生工作跟踪检查,对违反纪律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及时通报曝光。

关键词:

教育公平福建龙岩“阳光招生”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是在中央纪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怀支持下成立并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专业化智库。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常务副院长牵头的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2009年12月,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何勇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共同揭牌。中心理事长一直由院领导担任,时任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伟光为中心名誉理事长。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中的优势,吸纳院内外90多位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思维突出的专家学者和反腐败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担任理事,70%以上的理事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法、社会、历史、国际等多个学科。中心紧贴实践,组织专家到31个省(区、市)和10多个中央部委经常性开展国情调研考察活动,先后完成“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绩效测评研究”“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比较研究”“中外预防和打击腐败措施比较研究”“事业单位防治腐败研究”等200多项重大研究任务,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成果,出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等著作2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160多篇,70多篇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013年以来,中心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曾4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全会上的讲话采用。2011年以来,中心每年向社会发布的《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反腐倡廉蓝皮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迅速成为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连续举办11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论坛”,还举办了2届“中欧廉政智库高端论坛”和3届廉政大竹论坛,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以及湖南永州市、四川大竹县和广元市、黑龙江佳木斯、浙江余姚市等地建立了廉政调研基地,与北京市、甘肃省、青岛市、厦门市等地合作开展了课题研究。中心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主动“走出去”,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境)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考察,走访反腐败行政机构、议会、法院、检察院、审计院、反贪局、高校等部门和机构,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电话兼传真:+86(010)85195127邮箱:jiangly@cass.org.cn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