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陕西安康:疏堵结合治“摆宴”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大小:
1002.75 KB
报告字数:
64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安康市倡导新民风,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村民自治组织,坚持正面引导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整治不良风气。1000余个村明确红白喜事办理标准,通过微信、倡议书等多种渠道宣传移风易俗,农村酒席减少三分之一,人情份子负担下降了一半。该市一些县还组织举办“倡导新民风·拒绝升学宴”为主题的集体升学礼仪式,党员干部带头抵制庸俗化庆祝方式,加强有孩子参加高考干部职工廉政谈话,重申纪律要求,公开举报电话,积极开展明察暗访,对违反规定举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的活动的,严格问责追责,“升学宴”“谢师宴”大幅减少。

(资料来源:课题组调研搜集整理)

评析: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公职人员摆宴席得到了有效治理,但农村、社区等基层干部摆宴席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监察法》实施后,虽然监督对象能够覆盖村干部,但在政务处分措施实施上存在困难,很多基层监委和纪委感觉处理违纪违法行为仍然很难。在人情社会氛围浓厚、送礼文化根深蒂固、摆宴风气很浓的农村地区,查处村干部摆宴席面临较大的社会阻力,监督执纪压力较大。安康市将道德教化与法治约束相结合,喜事新办简办,采用“惩”和“堵”的措施的同时,注重“引”和“疏”,积极倡导和培育新民风,其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陕西安康疏堵结合治“摆宴”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是在中央纪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怀支持下成立并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专业化智库。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由常务副院长牵头的廉政研究协调领导小组。2009年12月,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何勇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陈奎元共同揭牌。中心理事长一直由院领导担任,时任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伟光为中心名誉理事长。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中的优势,吸纳院内外90多位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思维突出的专家学者和反腐败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担任理事,70%以上的理事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法、社会、历史、国际等多个学科。中心紧贴实践,组织专家到31个省(区、市)和10多个中央部委经常性开展国情调研考察活动,先后完成“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绩效测评研究”“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比较研究”“中外预防和打击腐败措施比较研究”“事业单位防治腐败研究”等200多项重大研究任务,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成果,出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等著作20余部,撰写研究报告160多篇,70多篇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013年以来,中心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曾4次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全会上的讲话采用。2011年以来,中心每年向社会发布的《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反腐倡廉蓝皮书),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迅速成为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的重要科研平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连续举办11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论坛”,还举办了2届“中欧廉政智库高端论坛”和3届廉政大竹论坛,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以及湖南永州市、四川大竹县和广元市、黑龙江佳木斯、浙江余姚市等地建立了廉政调研基地,与北京市、甘肃省、青岛市、厦门市等地合作开展了课题研究。中心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主动“走出去”,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国(境)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考察,走访反腐败行政机构、议会、法院、检察院、审计院、反贪局、高校等部门和机构,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电话兼传真:+86(010)85195127邮箱:jiangly@cass.org.cn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