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作者:
胡治艳 刘云杨 HuZhiyan LiuYunyang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924.78 KB
报告字数:
1026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 总第3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尤为关注人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庄子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对“人生困境”进行深入思考并寻求解决之道,以达到在乱世之中保全自身的人生目的。依据对生命存在的影响程度,庄子超越“人生困境”的逻辑依次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庄子关注的是人生命本身,他认为“死生亦大矣”,作为人生始末的“生”与“死”既是人面临的头等大事,也是人不可逃避的终极问题。庄子从“齐物论”的角度,解读“生死困境”,打破生死界限,达到“生死一条,解其桎梏”的超脱状态。其次,庄子格外重视人生存的状态问题,他从“逍遥游”的角度出发,主张从内“游心”,从外“游世”的处世方式,以摆脱“命运困境”。最后,庄子深刻地认识到诸侯争霸、人民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乃是源于人无穷的欲望,他从“心性论”的角度,辨析人与外物的关系,并提出“知足”“心斋”的理念,从而达到超脱“物欲困境”的目的。

关键词:

齐物论逍遥游心性论

作者简介:

胡治艳:胡治艳(1963~ ),女,湖北松滋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伦理学,代表性成果:《重读〈论住宅问题〉——恩格斯住房观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合资中保护民族工业品牌》《中国国情国力》。

刘云杨:刘云杨(1994~ ),女,四川德阳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HuZhiyan:

LiuYunyang:

文章目录
·从“齐物论”角度解读“生死困境”
·从“逍遥游”角度解读“命运困境”
·从“心性论”角度解读“物欲困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