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扶贫工作必须要尊重地方特色和特殊性

作者:
王春光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大小:
810.9 KB
报告字数:
1693字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脱贫: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今天的七分钟我要讲些什么,昨天我也讲到一个事情,就是我们的扶贫工作必须要尊重地方特色和特殊性。那么,今天我先讲一个小的问题,一个很小的问题,即在扶贫和反贫困中要尊重地方知识,地方知识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今天上午,我去了号营村,给我的感触非常深,是我们普定的号营村,包括这段时间在下面做调研,也给我很深的感触。那些农民和村干部都说现在的政策很不落伍,很不尊重一些地方长期形成的有用的经验和方法,这就是地方知识。就是说,我们的政策如果跟地方知识发生冲突,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政策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不认可。另一方面就是说,地方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很有效的一种资源,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

特殊性地方特色扶贫工作

作者简介:

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村流动人口、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海外移民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先后出版《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中国城市化之路》《巴黎的温州人》《中国农村社会分化和农民负担研究》《移民空间的建构——巴黎温州人跟踪研究》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人口科学》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