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深化广州土地问题研究

作者:
广州市乡村振兴土地问题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大小:
1.42 MB
报告字数:
4627字
所属图书:
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广州番禺、花都、从化和增城四个区乡村振兴情况及所面临的用地问题进行座谈,并对部分村庄进行了调查。各区所面临的问题具有诸多共性,具体集中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农保地规划范围过大导致用地指标难以落地、宅基地多年未批复、乡村振兴项目期限过短、农业设施用地难以落实、旅游设施用地缺乏和涉及土地的建设项目监管过于严格等问题,导致乡村振兴项目难以推进,影响基层对乡村振兴项目的申报。未来应从用地指标上统筹城乡发展,将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分配到农村地区,乡村振兴项目必须规划配备用地指标,适度调整建设项目期限以及科学规划、落实村庄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土地问题。

关键词:

广州 土地问题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广州市乡村振兴土地问题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陈风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蔡伟科,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成生,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处长;杨兵,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处长;林慕群,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喻雯,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冯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执笔人:陈风波。

文章目录
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用地难”问题
  • (一)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覆盖村庄范围,有用地指标也难以落实
  • (二)用地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过长,而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期短
  • (三)农村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紧张,制约农业农村发展
  • (四)“空心村”大量存在,土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 (五)土地性质不明确,形成基层审批治理难题
  • (六)农业设施用地基本没有落实,影响农村公共设施提速升级
“用地难”问题深层原因剖析
  • (一)农村地区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不足
  • (二)国土空间规划制订未充分考虑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 (三)村集体对落实乡村振兴用地缺乏信心和动力
  • (四)农民违规建房占用土地问题比较普遍
  • (五)对农村土地利用和监管存在不协调问题
解决“用地难”问题的政策与建议
  • (一)均衡城乡之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
  • (二)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衔接,有效落实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 (三)乡村振兴项目申报要充分落实好建设用地指标问题
  • (四)对空心村进行改造,盘活建设用地用于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 (五)多途径盘活建设用地指标支撑乡村振兴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