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安溪县“互联网+扶贫”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
林昌华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1.45 MB
报告字数:
10345字
所属图书:
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9.284-301
崔红志
许峰
吴大华
魏后凯
摘要:
本文介绍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乡村振兴与“互联网+”新发展模式,拓展扶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越来越成为当下关键命题。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安溪县乡村振兴的电商发展模式,尝试总结其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参考。
关键词:
发展模式
互联网+
农村电商
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林昌华:
博士研究生,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城乡经济理论。
相关报告
连云港新时代文明实践赣榆模式 助力乡村乡风文明
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农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农村电商发展与政府公共服务
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调查
2020年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陕西教育精准扶贫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科技融合——2014年文化科技创新总报告
“互联网+”与信息社会——基于一种“积极并审慎的”心态
“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危机和生产关系大变革——兼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章目录
安溪县“互联网+扶贫”模式基本现状
(一)安溪县乡村扶贫样本情况介绍
(二)“互联网+”领域政策支撑乡镇发展的现状
安溪福田“互联网+扶贫”模式调研情况介绍
(一)调研方案及方式
(二)村民对互联网销售的认知
(三)村民对互联网销售水果的意愿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模式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对“互联网+”的认知不够全面
(二)农村电商人才极其匮乏
(三)农村电商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四)农村电商发展的物流配套严重滞后
(五)乡村农特产品销售品牌意识薄弱
(六)“互联网+”农村电商发展安全风险加大
以“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二)加强电商农产品品牌建设
(三)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四)强化农村电商模式运营指导
(五)注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