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抓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事关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事关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实现,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接续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永不落幕的主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伴随着党和国家愈加重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整体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也不断前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可以说,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研究热度不减,这不仅有着科学的方向导引,是对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积极响应;而且指向深刻的现实根源,是对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失范情况的问题反思;更有着自觉的学科意识,是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探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站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高度,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治高度,积极探究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问题,无疑有助于引领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与进程。
较之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系统化研究而言,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存有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与破解。开展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就是对其薄弱环节和问题的自觉关注与有益解答。通过对学界现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的科学梳理,经由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演进的回顾镜照,反思当前个别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失范情况,调研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境遇,我们发现:现存问题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理论破解现实问题的滞后性、触及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性、教育实施主体责任的模糊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艰难性,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本研究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讲话和重要论述,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脉络为经,以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层次矛盾为纬,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基础上,通过个案访谈和实证调查的方法,深入探究关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其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作用成效日益凸显,同时积累了许多值得传承和学习的宝贵经验。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高校支持工作相对薄弱、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与青年教师“需求”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制约与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这提醒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增强忧患意识,看到教育工作存在的待解问题,看到教育工作的艰难性,又要坚定工作信心,变压力为开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动力,为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打下决定性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方位。民族复兴的实现、教育强国的建设、优秀人才的锻造、青年教师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教师、关心教师,以改革奋进的状态守好教书育人的“一段渠”,种好立德树人的“责任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系统回答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具体而言,要选优建强一批专兼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依循又红又专、严爱相济、奖惩分明、内外兼修等原则,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打造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着力筑牢崇高的理想信念、铸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精湛的业务能力以及提升高超的育人水平。
能不能从学理上建构一个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用于指导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开展?这是本研究一直思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然而,囿于笔者水平有限,诸如对党和国家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件文献的精神学习、内容提炼和措施落实等问题的梳理有待进一步上升到学理言说的理论高度,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建构、方法论支撑、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的研究仍待进一步深入,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个案访谈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扩充与提高,这些不足和缺陷使得本书在对一些理论、思想和观点的正确表达上还存有思不言及、言不尽意之处,无疑成为本研究在今后接续探索中需要着重加强和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