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作者:
冯雪雪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15 MB
报告字数:
1065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1辑 总第27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终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他思想的落脚点和理论的归宿。我们通常较为重视马克思后期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直接论述,较易忽视其早期思想与后期思想关系的问题,这其中尤以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与后期思想的关系的忽视最为严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般被认为仅仅是研究自我意识的、带有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特征的理论成果。但是,我们认为这篇博士论文虽然研究的是自我意识,但它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概念的对比,隐喻了抽象个别性形式的原子与绝对的、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实现个体自由和人的解放的具体方式。论文从两人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不同态度中得出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不同理解;从对原子直线运动、偏斜运动和排斥的不同定位中揭示出原子概念自身包含矛盾且个体有内在的反抗和斗争精神;从在结构中完成了的原子即天体与原子概念相背离中看到个体自由的死亡;最后个别性要冲破普遍性的束缚,成为独立的、自由的个体,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等等。以上所有对原子概念和自我意识的研究一起构成了马克思后期思想的理论支点,也是其批判理论的阿基米德点,是其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萌芽。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解放个体自由原子论偏斜运动

作者简介:

冯雪雪:冯雪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文章目录
·偶然性是个体的存在方式
·偏斜运动是实现个体自由的内在要求
·完成了的原子是个体自由的终结
·实现了的个体自由是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