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作者:
陈明星 宋彦峰 刘依杭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925.04 KB
报告字数:
13169字
所属图书: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河南路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阶段。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既要看到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也要看到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1703430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来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在基本目标和要求上有着内在的兼容性、互补性,但在作用对象、贫困瞄准、施策方式等方面则有着明显差异。因而,二者有效衔接既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又有可行性。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71703431

关键词:

河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陈明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独著和合著学术著作5部,获省部级奖10多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课题6项,完成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或被省领导肯定批示1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农村发展。

宋彦峰:管理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组织与制度、贫困治理,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独著和合著学术著作4部,获省部级奖1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课题2项,完成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或被省领导肯定批示9项。

刘依杭: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 理论逻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统一性
  • 实践逻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行为耦合性
  • 历史逻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时间连续性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区别
  • 作用对象的区别
  • 贫困瞄准的区别
  • 施策方式的区别
第三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涵与特征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涵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征
第四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意义
  • 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过渡的战略选择
  •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需要
  •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战略举措
  •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新贫困治理的迫切需要
  • 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