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对“微言大义”的讨论——兼及《春秋》何以道名分

作者:
刘思言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11 MB
报告字数:
7087字
所属图书:
国际儒学论丛(2017年第1期 总第3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微言大义被引申为一字寓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即以微小精简的言辞蕴涵宏大的叙事和价值。就这样,历史失去了作为实际生活的情境感,沦为了素材。在这样解释的《春秋》中,生活的复杂消失了,不同的场景被不断调整的原则追赶。《春秋》以道名分,本不必在正褒贬的意义上去理解。乱世之史,天然就带着归正的姿态,只须在记史中把握这种动向,而不必将原则横亘在事实之前。

关键词:

微言大义春秋名分

作者简介:

刘思言:青海贵德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