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框架的形成

作者:
金民卿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50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38223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深刻总结和反思土地革命以及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和科学把握中国具体实际,同各种假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展开了思想交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阐述了它的哲学基础、根本原则、基本内涵、科学方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框架,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组织主体更加成熟,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等为代表的领袖群体已经形成,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已经成长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以及实现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科学毛泽东理论

作者简介:

金民卿:金民卿 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业智库”秘书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势学科”负责人、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与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中共党史党建。已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之路》《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中国力量》《核心,凝聚强大中国力量》等多部学术专著。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文章目录
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和清理错误思想
  • 1.通过批评关门主义初步清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 2.剖析错误军事路线的认识论根源和方法论基础
  • 3.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反思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在纷繁的矛盾冲突中开展理论交锋
  • 1.党内围绕着一些重大问题发生争论并最终形成思想共识
  • 2.反对王明的右倾错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
  • 3.同党外的各种错误和反动思想进行理论斗争,阐述正确主张和理论观点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理论框架
  • 1.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 2.进一步阐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3.全面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 4.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
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 1.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论基础
  • 2.创立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形成军事理论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 3.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