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6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33 MB
报告字数:
1191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6年,广州市深入开展非遗学术研究,开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积极参加本地国际性会展,注重非遗版权保护。但广州非遗保护中还存在“商业运作”和“基地支撑”未能有机结合、乡村非遗传承未被充分重视及民间文化类非遗传承薄弱等问题。课题组建议广州市应将“商业运作”和“基地支撑”有机结合,在广大乡村宣传非遗文化,更好地将民间文学和传统戏剧类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传统戏剧非遗传承非遗展示基地

作者简介: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课题组组长:涂成林,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员:黄旭,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谭苑芳,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周凌霄,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吕慧敏,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汪文姣,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博士;丁艳华,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温朝晖,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副巡视员。执笔人:黄旭。

文章目录
2016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 (一)非遗项目: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培育广州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二)非遗研究:公开发行两本以“广州非遗”为主题的书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活动
  • (三)非遗培训: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
  • (四)非遗展示:参加本地国际性会展,扩大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
  • (五)非遗版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
  • (六)非遗常规活动: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办“非遗学堂”等历年常规工作稳步进行
2016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非遗的“商业运作”和“基地支撑”未能有机结合
  • (二)非遗展示和传承活动主要在市区开展,乡村中的非遗传承有待被进一步关注
  • (三)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承较薄弱,传统戏剧传承未见声色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形成“一主多辅”的非遗展示基地,并将“商业运作”和“基地支持”有机结合
  • (二)助建广州美丽乡村,在广大乡村传承非遗文化
  • (三)利用广州动漫产业发达的优势,制作以民间文学类为内容的动漫作品
  • (四)借广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培育表演艺术类非遗,特别是传统戏剧的青少年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