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20年主动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关于长沙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57 MB
报告字数:
6761字
所属图书:
2020年湖南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加强城市管理、确保市民健康,必须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本文客观总结了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列举了长沙县、开福区清水塘街道、雨花区狮子山社区、芙蓉区军区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的有益探索,全面分析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强化垃圾分类源头管理、完善垃圾分类转运系统、补齐分类设施不足短板、培育资源回收市场生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有效举措,推动形成全过程全链条的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生态文明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新时尚

作者简介:

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唐曙光,长沙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谭景长,长沙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海兰,长沙市林业局行政审批处处长;袁金明,长沙市政府研究室综合一处处长;邹金成,长沙市政府研究室综合一处副处长。

文章目录
长沙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
  • (一)市区生活垃圾增长出现拐点
  • (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逐步规范
  • (三)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扎实起步
长沙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有益探索
  • (一)长沙县——构建全链条式可回收物蓝色体系
  • (二)开福区清水塘街道——“四位一体”让“随手扔”变“随手分”
  • (三)雨花区狮子山社区——“345”工作法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
  • (四)芙蓉区军区社区——以“三化”实现垃圾分类基层微循环
长沙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存在的问题
  • (一)强制分类约束不够
  • (二)混装混运现象严重
  • (三)分类处理场所较少
  • (四)回收市场有明显短板
  • (五)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长沙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策及建议
  • (一)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立法
  • (二)强化垃圾分类源头管理
  • (三)完善垃圾分类转运系统
  • (四)补齐分类设施不足短板
  • (五)培育资源回收市场生态
  • (六)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