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
葛志专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48 MB
报告字数:
131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工业遗产是广州城市文化和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工业遗产资源丰富,文化价值较高,再利用性强,但还存在相关部门对工业遗产认可度低、保护机制和法规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到位、工业遗产产权不明确、再利用模式较为缺乏等问题。本文建议政府要大力宣传和提升各类人群对工业遗产的认知水平及参与度,进一步健全工业遗产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加大工业遗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创新方式并明确工业遗产产权,探索创新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促进与城市融合发展。

关键词:

工业遗产遗产保护广州 

作者简介:

葛志专: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港澳经济、数字经济等。主持完成和参与国家、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项,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30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批示及部门采纳,曾获市厅级奖项5项。

文章目录
广州工业遗产资源的基本状况
  • (一)工业遗产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具有整体保存意义
  • (二)遗迹形成时间较早,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 (三)空间布局集中,呈带状分布于珠江沿线
  • (四)遗址建筑结构和形态多样,具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让道”城市更新,部分工业旧址闲置或毁弃
  • (二)保护与利用呈现多样化,部分遗址重焕生机
  • (三)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仍存,部分旧址二次利用缺乏统一规划
广州工业遗产再利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传统思维观念落后,对工业遗产认可度低
  • (二)保护机制和法规不健全,工业遗产保护无序且无章可循
  • (三)政策支持不到位,工业遗产保护处于“边缘化”
  • (四)工业遗产产权不明确,约束了保护与再开发的积极性
  • (五)多样化、可持续的再利用模式较为缺乏,存量遗产盘活难度大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一)大力宣传和提升各类人群对工业遗产的认知水平及参与度
  • (二)进一步健全工业遗产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促进工业遗产保护有章可循
  • (三)加大工业遗产政策支持力度
  • (四)多渠道创新方式并明确工业遗产产权
  • (五)探索创新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促进与城市融合发展